天冷了,路邊開始賣糖炒栗子了。不管是糖炒的香氣、甜糯的口感還是拿在手上沉甸甸的溫度都讓人很難拒絕。
剝開殼放進嘴里,一顆接著一顆停不下來。
如果你不小心在路上吃完了一整袋栗子,那么可以考慮晚飯不吃主食了。同等重量下,栗子的能量比蒸熟的米飯還要高!
如果你吃了下圖中這么一捧栗子,獲得的碳水和蛋白質含量和吃200g熟米飯大體相當。經常有“x顆栗子 = 1碗飯”的說法,如果是比較大的栗子、比較小的碗,也算是成立的。
注:200g熟米飯約一小碗這么多,換成生米大概是70~90g,不及食堂里打的“二兩飯”多(“二兩”算的是生重,也就是100g米煮出來的飯),具體和米的品種、煮飯時的加水量(通常是1:1.3)都有關系,分量僅供參考。
由于栗子的蛋白質、脂肪的含量都略高于米飯,且有較多不被小腸吸收的抗性淀粉和低聚糖,[1]升糖指數要低于米飯,對糖尿病患者等需要控制血糖的人會更友好。
但另一方面,這些不被吸收的膳食纖維會被大腸中的細菌發(fā)酵,產生大量氣體,容易感到腹脹,本身消化不好的人要注意少吃,特別是注意避免吃生板栗,熟栗子也盡量吃熱的,放冷了的炒栗子,栗子燉湯、燉肉是更合適的選擇。
除了栗子之外,還有很多根莖類蔬菜的淀粉含量也很高,菜里出現了它們要注意減少主食的食用量,或者偶爾用它們來代替主食。
最常見的高淀粉「菜」就是土豆了,一盤土豆絲會用到300g土豆,熱量相當于一碗米飯。
經常用來煮湯的藕,淀粉含量也不低。
南瓜的膳食纖維豐富,飽腹感高,也常常被用來當主食,但它碳水含量只有8.8g/100g,只有熟米飯的1/3,單獨用來當主食可能無法提供足夠的熱量,同時它的升糖指數也較高,不適合一次吃得太多,還是和別的主食搭配著一起吃比較好。
不如試試蒸芋頭和蒸山藥:
別忘了路邊的烤紅薯也算主食!
知道自己長胖的原因了嗎?吃了這些就少吃點飯吧!
你是不是想問為了拍圖我們到底一天吃了多少碳水?
參考資料:(2020.10.18)
[1]覃海兵,莫開菊,汪興平.板栗中碳水化合物的種類和抗消化性[J].食品科學,2010,31(21):191-194.
本文為轉載,不代表微天津立場,僅供讀者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