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種味道里,大部分人逃不過“甜”的誘惑,糖果、巧克力、冰激凌……它們不僅能給味蕾帶來極大享受,有時還能讓人心情愉悅。
告訴愛吃甜的人一個壞消息:一項超過10萬人的研究表明,糖攝入過量會增加患癌風險。
《生命時報》(微信內(nèi)搜索“LT0385”即可關注)邀請權威專家,提醒你警惕吃起來不甜的“高糖食物”,并教你如何科學減糖。
受訪專家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總顧問 陳君石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yǎng)與健康所副研究員 張雙慶
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yǎng)工程學院副教授 范志紅
糖攝入過量增加患癌風險
9月16日,來自法國巴黎大學的研究人員在營養(yǎng)學頂級雜志《美國臨床營養(yǎng)學雜志》(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上發(fā)文稱,較高的總糖攝入量與總體癌癥風險呈正相關,尤其是會顯著增加乳腺癌患病風險[1]。
研究人員共招募了101279名年齡處于18到72.6歲的參與者(女性占比78.7%),統(tǒng)計其教育水平、職業(yè)、身高體重、病史及藥物使用等協(xié)變量信息,記錄參與者的三餐和其他消耗的食品和飲料,并通過食品成分數(shù)據(jù)庫對攝入的微量營養(yǎng)素,大量營養(yǎng)素(包括糖)和能量進行評估。然后進行了長達約5.9年的隨訪。
隨訪期間,共發(fā)生了2503例癌癥病例(包括323例前列腺癌和783例乳腺癌,絕經(jīng)前324例和絕經(jīng)后459例)。
調(diào)整協(xié)變量后,發(fā)現(xiàn)糖攝入量與罹患總體癌癥的風險呈正相關(風險比為1.17),但這種關聯(lián)主要是由乳腺癌所引起的,攝入過量的糖會使乳腺癌患病風險增加47%,尤其是絕經(jīng)前乳腺癌患病風險。然而,其與前列腺癌無明顯相關性。
該研究基于前瞻性隊列研究,明確了攝入過多的糖類會增加患癌尤其是乳腺癌的風險,熱愛吃甜品、蛋糕和喝奶茶的人群,是時候開始控制糖攝入量了。
7類食物是“高糖陷阱”
生活中有些食物,吃起來并沒那么甜,但含糖量超乎你的想象。
1丨酸奶
酸奶的酸味來自乳酸菌發(fā)酵乳糖產(chǎn)生的乳酸,其酸味刺激性較強,如果不放糖會感到非常酸澀,大多數(shù)人難以接受。
酸奶中常見的添加糖有白砂糖、果葡糖漿和葡萄糖,此外,一些沒有“糖”字樣的配料,如果醬、煉乳、蜂蜜等貢獻的糖也不可忽視。
2丨膨化食品
薯片、蝦條等食品是“添加糖”最大的藏匿者。這些食物中含有大量糖,卻不含膳食纖維,無法抑制血糖上升。
3丨山楂制品
由于在加工中需要加入大量糖來中和山楂的酸,所以山楂制品吃起來雖不甜,但其實主要原料是糖。
根據(jù)國標《GB/T 31318-2014 蜜餞 山楂制品》要求,山楂糕和山楂脯糖含量要低于70%,果丹皮和夾心型山楂片糖含量要低于75%,而干片型的山楂片糖含量要低于85%。
4丨雪糕冷飲
有的雪糕配料表前兩位是水、白砂糖,有的冰激凌前兩位是生牛乳、稀奶油。建議選購雪糕和冷飲時看配料表,選擇糖排在后邊的。
5丨餅干蛋糕
糖在餅干和蛋糕的加工中起著提升口味、保持松軟酥脆作用,大部分餅干的糖含量在15%~20%。
韌性餅干和發(fā)酵餅干糖含量低于曲奇餅干、夾心餅干和威化餅干,從減糖角度建議選韌性餅干和發(fā)酵餅干。
6丨速沖粉糊類食品
市面上常見的有黑芝麻糊、核桃粉、紅豆薏仁粉、蓮子百合藕粉等,為提升口感,也會加入不少糖。
7丨某些菜肴
在中國飲食中,糖是一味不可或缺的調(diào)料。比如紅燒排骨、紅燒魚、魚香肉絲大概含糖25~30克,紅燒肉約含40~50克,八寶飯含糖80克左右。
此外,加工肉制品和番茄沙司、燒烤汁等調(diào)味醬里,也藏著不少糖。
營養(yǎng)專家的“減糖計劃”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建議,每天添加糖攝入量不超過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
減糖不是完全不吃糖,而是在健康范圍內(nèi)管好自己的嘴巴,做個“會吃糖”的聰明人。
看食品標簽
國標《GB28050-2011 預包裝食品營養(yǎng)標簽通則》規(guī)定,每100克或100毫升食品中添加糖含量低于5克可標注“低糖食品”;低于0.5克可標注“不含糖”或“無糖”。
配料表中糖排名越靠后,糖含量越低
碳水化合物含量不等于添加糖量
《通則》要求營養(yǎng)標簽上強制性標示的內(nèi)容有能量、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鈉,但添加糖不是強制標示內(nèi)容,所以很少有企業(yè)標識。
除了茶飲料中的碳水化合物約等于添加糖外,其他飲料以及冰激凌、餅干、糕點等各種高糖食品都不能直接將碳水化合物含量等同于添加糖量,否則會高估添加糖的量。
糖和油不要一起吃
導致肥胖的唯一原因,是吃進去的能量大于支出的能量。糖和油都是含能量特別高的食物,一起吃容易導致收入大于支出。
進食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食物里是否有糖又有油,如果是的話盡量少吃。
喝飲料加奶別加糖
實驗表明,一杯500毫升的奶茶中含有50克糖,已經(jīng)達到了人體每天攝入糖的上限。如果實在想喝,可以在咖啡或紅茶等飲料中加點鮮奶。
水果別選太熟的
成熟度越高的水果含糖也越多,而成熟度稍低的水果不但含糖少,里面具有保健價值的營養(yǎng)成分還更豐富。
自己做做“減糖訓練”
有意識地從每周一次減糖餐或者減糖食物開始,增加到每日少吃一種含糖食物,幾個月后,口味就會變淡。
用水果、低脂牛奶和酸奶來代替甜食,或者用蜂蜜和果汁代替糖,都可以使糖的攝入量減少一半。
小貼士
營養(yǎng)專家的21天戒糖計劃
美國紐約城市大學營養(yǎng)學副教授洛林卡尼針對人們飲食習慣,制定了21天“戒糖”計劃,希望幫助嗜糖者改變飲食習慣,逐步減少糖攝入。
第1天
下定決心不買、不吃任何含有精制糖的食物,包括低糖食品,但天然的甜味水果要適量補充。
第3~5天
在沒有糖的生活中,戒糖者可能會感到身體不適應、疲憊,這時可以進行散步、冥想等,調(diào)整生理狀態(tài)。
第8~10天
味蕾開始改變,不那么渴望甜味了。
第15~21天
當再次想吃糖時,身體就能識別出到底是需要補充糖,還是因為饑餓需要攝入營養(yǎng)物質了。
第21天后
戒糖者能理性把握糖的攝入量,自主在不危害健康的范圍內(nèi)適度吃糖。▲
參考資料:
[1] Total and added sugar intakes, sugar types, and cancer risk: results from the prospective NutriNet-Santé cohort. https://doi.org/10.1093/ajcn/nqaa246
來源:生命時報
本文為轉載,不代表微天津立場,僅供讀者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