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是上元節(jié),也叫“燈節(jié)”“元宵節(jié)”,這是為嘛呢?
十五月圓,正月十五是上元節(jié),七月十五是中元節(jié),十月十五是下元節(jié),相傳這是三位神官的誕辰。是哪三位神官呢?有主賜福的天官,有主赦罪的地官,有主解厄的水官。所以人間要舉辦“天官會”,敬奉各位天官,祈盼神仙保佑賜福。清朝同治年的《續(xù)天津縣志》就有“上元節(jié)諸寺觀作天官會”的記載。
過去天津過燈節(jié),各寺院都作“天官會”,最熱鬧的就是金剛橋頭的大悲院。各大商號都在門前掛上煙火盒子,白天請戲班子唱大戲,晚上燃放花筒,好家伙,有八仙上壽,有游龍戲珠,花團錦簇,浮現(xiàn)空中,觀看者摩肩接踵,人山人海。
老年間臘月,天津老城廂內外到處出售彩燈,各家商號也請能工巧匠制作各式各樣的彩燈。從正月十四到正月十六,沿街商號掛起彩燈,一連三天,每天晚上,火樹銀花,普天同樂。很多燈籠上還有謎語,更有踩高蹺、跑旱船、扭秧歌、什樣雜耍,令人目不暇接。真是鑼鼓喧天,鞭炮齊鳴。
正月十五一定要吃元宵,元宵也叫湯圓,所以正月十五也叫“元宵節(jié)”。到了正月十六晚上,各家各戶的婦女、小孩都要到大街小巷中行走,老例兒叫“走百病”,或者叫“遛百病”“祛百病”,意思是說經過這樣到處一遛跶,就能去除一年所有的疾病。實際上,燈節(jié)從正月十四到十六舉辦三天,這走百病跟游街觀燈本來是一碼事。那為什么要單指婦女和小孩“走百病”呢?這也是對平日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婦女們的人性關懷。讓我說,目的就是消食去病,您想想,吃了這半個月好東西,遛一晚上,還真能消化不少呢,哈哈。
正月十六過后,這一春的年、節(jié)就基本上結束了。
來源:津云
本文為轉載,不代表微天津立場,僅供讀者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