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中共天津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委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市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主任,市大數據管理中心黨委書記、主任王蕓
2022年6月24日至25日,第六屆世界智能大會在天津舉辦。諾貝爾獎、圖靈獎得主,兩院院士,智能科技領域的世界500強企業(yè)家參會,包括華為、騰訊、航天科工、中國中車等256家企業(yè)和機構參展,全球目光再次聚焦天津。
成功舉辦六屆,世界智能大會已經成為天津的一張“城市名片”,吸引了中國通用、聯想、紫光云、麒麟等企業(yè)總部,華為鯤鵬生態(tài)、騰訊全國最大IDC數據中心、科大訊飛北方聲谷、新松機器人等一批標志性項目投資落地。圍繞數字化發(fā)展,以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創(chuàng)新技術為核心,天津正在構筑城市數字化轉型發(fā)展藍圖。
作為數字化進程超前的城市之一,天津市如何讓大數據釋放價值和力量,讓數字經濟更有速度、數字服務更有溫度、數字治理更有精度?中共天津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委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市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主任,市大數據管理中心黨委書記、主任王蕓接受采訪表示,通過“三個下功夫”,激活數據要素價值,提升黨管數據能力,推動網絡強市、數字天津建設不斷邁上新臺階。
在數字經濟發(fā)展上下硬功夫:塑造高質量發(fā)展新優(yōu)勢
數據能大幅提升其他生產要素的生產效率,釋放數據紅利,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霸诋a業(yè)數字化、數字產業(yè)化的必然趨勢下,加快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是經濟社會高質量安全發(fā)展的必由之路?!蓖跏|表示,在加快數據要素市場化過程中,我們緊盯“戰(zhàn)略性急需”,積極探索數據流通新模式,制定《天津市數據交易管理暫行辦法》,推動設立北方大數據交易中心,建立政府引導、市場主導的數據交易服務機構,以創(chuàng)新培育大數據業(yè)務場景、驅動數據交易業(yè)務。持續(xù)推進傳統產業(yè)數字化轉型升級,建設“津產發(fā)”數字經濟綜合應用平臺,健全以制造業(yè)、商貿業(yè)、現代服務業(yè)轉型為重點的數字經濟“1+3”政策體系。目前,信創(chuàng)產業(yè)已形成涵蓋芯片、操作系統、整機終端、應用軟件的全產業(yè)體系,全力構建“PKS”“鯤鵬”“海光”等自主安全可控產業(yè)生態(tài)。
同時,據記者了解,天津充分發(fā)揮智能制造專項資金引育作用,對網信軍民融合發(fā)展、大數據產業(yè)、數據安全等項目予以政策支持,賦能網信企業(yè)高質量發(fā)展。以網信大廈為基礎培育形成的新八大里數字經濟產業(yè)聚集區(qū),已吸引410家網信企業(yè)入駐,“北方聲谷”引育產業(yè)鏈上下游企業(yè)230余家,成為智能產業(yè)發(fā)展高地。
在數字社會建設上下實功夫:滿足高品質生活新期待
如何讓數字化發(fā)展為群眾服務?王蕓說,天津把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數字社會建設的出發(fā)點、落腳點,打造泛在可及、智慧便捷、公開普惠的數字化服務體系,讓百姓少跑腿,讓數據多跑路,做到數據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是我們立足網信工作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和“放管服”在天津落地落實的努力方向。
據了解,天津市“一網通辦”平臺“津心辦”自2019年上線以來,已迭代升級至3.0版本,實現1560余項服務事項“指尖辦”,累計注冊人數已超過1780萬,訪問量超過11億次,持續(xù)助推政務服務智能化、便利化,讓老百姓的事順心辦、精心辦、盡心辦,成為市民群眾的“掌中寶”。
“大數據能著眼小需求,更能解決大問題,而要釋放更多技術紅利,找準民生痛點是關鍵。我們著眼普惠、面向普通、惠澤普遍,聚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分批落地20個民生領域和生活品質提升應用場景。”王蕓舉例,“銀發(fā)智能服務”平臺重點聚焦高齡獨居老人居家關懷,已覆蓋全市2.7萬余戶重點關愛人員,處置告警事件超1.6萬起,還入選了全國首批運用智能技術服務老年人示范案例。
在數字政府建設上下細功夫:實現高效能治理能力新提升
通過建設智能高效的數字政府,提升社會主義現代化大都市治理新能力。“加強基層智慧治理能力建設,提高基層治理數字化智能化水平”,是《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意見》提出的明確要求。王蕓表示,天津市全力打造“城市大腦”中樞系統,同步構建數字“駕駛艙”,設計城市運行生命體征指標體系輔助決策,打造41個數字治理典型應用場景,助力實現智慧治城。
例如,“一網統管”平臺“津治通”,依托網格化工作機制和信息化大數據技術,實現社會治理領域感知模式、治理模式和服務模式的多維提升,與“津心辦”實現數據互通、業(yè)務協同,推出“重大事項吹哨”“隨手拍”等模塊,平臺按治理事項分成9大類38小類239項,快速分發(fā)任務,轉給哪個部門、用時多久、問題是否得到解決全流程可見,只要線上“吹哨”,就能線下“報到”,讓街道社區(qū)精準觸達居民的生活末梢。目前,“津治通”已在16個區(qū)、281個街鎮(zhèn)、6168個社區(qū)全面貫通,累計辦結社會治理事件超1286萬起。
據了解,天津市還加強平臺支撐體系建設,夯實數字政府建設根基。在全國率先建成了省級層面統一電子政務萬兆骨干光網,全網光纖路由達6.4萬芯公里,全網接入單位超萬家。建成了具有超強計算能力、超大存儲規(guī)模的政務云,為市級部門業(yè)務系統提供“按需、動態(tài)、可靠、高效”的硬件支撐和運維保障服務。全市信息資源統一共享交換平臺累計數據共享量超過2913億條,為公積金提取、法律援助等190余個應用場景建設提供數據共享,對外開放數據超億條。
此外,天津市還完成了全國唯一的“互聯網+監(jiān)管”系統多級聯動應用試點建設,匯聚市區(qū)兩級政府部門監(jiān)管數據6億余條,賦能全市執(zhí)法人員開展執(zhí)法檢查21萬次,累計向國家平臺推送各類監(jiān)管數據超2億余條。
據悉,目前,圍繞網絡強市、數字天津建設目標,天津仍在持續(xù)加速推動數字化發(fā)展,優(yōu)化城市治理方式、產業(yè)發(fā)展模式、市民服務體驗,實現以數字化轉型方式驅動生產、生活和治理方式的變革,建設高水平的“數字天津”。來源:華商報
本文為轉載,不代表微天津立場,僅供讀者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