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錢續(xù)命”聽起來是多么諷刺、無奈的事,但對腎衰、尿毒癥患者而言,它卻是必行之道!
你知道我國有多少慢性腎病患者嗎?
數(shù)據(jù)調查顯示,中國成年人慢性腎病的患病率約為10%左右,慢性腎病患者總人數(shù)達到了近1.3億人。
而在這些患者中,有近3000萬人未來會因病情控制不當、腎損傷嚴重而發(fā)展為慢性腎衰,腎衰竭是一個不可逆轉的過程,走到終末期的腎衰,就是大家熟知的:尿毒癥!
尿毒癥的治療目前只有兩個可行方式,第一就是常年透析、通過透析代替腎臟進行工作,第二就是腎移植,患者移植健康的腎臟。
無論是哪類治療方式,都需面臨花費、痛苦、生活和生命質量下降等問題,可見慢性腎病的可怕之處!
而近些年慢性腎病如此高發(fā),和我們生活環(huán)境改變、不良飲食與生活習慣有密切關聯(lián)。如果不想讓慢性腎病找上自己,生活中少吃3物、少做2件事很有必要:
1、少吃三物
高鹽
大家對高鹽分的傷害,基本都停留在了高血壓、心腦血管病等方面。
但實際上,長期攝入超標的鹽分,可不單單就是心腦血管病如此簡單,它背后還因此這腎健康危機。因為鹽的主要成分就是氯化鈉,進入機體后會生成鈉離子。
而腎臟正是代謝鈉離子、維持水電解質平衡的器官。一旦鈉離子攝入超標,就可誘發(fā)水鈉潴留、腎臟代謝紊亂、高血壓等問題。后期又可發(fā)展為腎小球硬化、平衡血壓能力失衡、腎小動脈血管硬化,最終誘發(fā)慢性腎??;
高嘌呤
想必你應該聽說過“痛風”,它是以高尿酸血癥作為基礎而誘發(fā)的關節(jié)類疾病。
要知道,人體內每天都有尿酸生成和代謝,尿酸值一直都處于動態(tài)平衡的狀態(tài),負責代謝尿酸的器官就是腎臟。
如果在生活中攝入過多高嘌呤的食物,比如動物內臟、酒水、海鮮等,體內尿酸值就會超標,腎臟代謝負擔因此增加。
同時,高尿酸析出的結晶也會在腎臟處堆積,可促發(fā)慢性腎病、腎結石等多個問題。
高蛋白食物
蛋白質是人體必不能缺少的有益物質,它平時的攝入來源有禽肉類、蛋奶類、豆制品等。
如果腎功能已經(jīng)下降、長期攝入過量高蛋白食物,反而對腎臟健康不利,致使機體產(chǎn)生大量尿酸、含氮的廢物,增加腎臟代謝負擔。
2、少做2件事
不愛飲水
有很多人都是在等到口渴、口干之后,為了緩解這種不適感、稍微喝水補充。
殊不知,腎臟的主要功能就是生成尿液與代謝。尿液中除了有多余水分外,還有各種身體代謝廢物,比如尿酸、多余的鈣、無機鹽等。如果長期飲水量過少,腎臟代謝就會受到影響,容易出現(xiàn)腎結石、慢性腎病等多個問題。
科學建議,成年人每日飲水量,應維持在1500-2000ml左右。
憋尿
想必大家都曾有過憋尿的經(jīng)歷,有時是工作必要、有時又是為了多睡一會兒懶覺,不知不覺就養(yǎng)成了憋尿的壞習慣。
但尿液無法及時排出、儲存在膀胱之內,反而會成為細菌的歡樂場,同時不利于身體代謝。
一旦尿液發(fā)生回流,就可能會誘發(fā)腎臟感染、損傷。甚至有一項調查表明,近1/3的腎衰患者,都長期存在著憋尿惡習!
最后還要提醒大家,腎臟是人體內重要的解毒、代謝、內分泌器官,還應注意身體變化。
如果近期經(jīng)常有夜尿增多、泡沫尿、小便顏色改變、腎區(qū)疼痛等癥狀,很可能是腎損傷的信號,應積極就醫(yī)進行檢查。
來源:騰訊漫說健康
本文為轉載,不代表微天津立場,僅供讀者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