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在近代歷史上有著特殊的地位,近代許多名人都在天津居住過,其中最集中的地方便是天津五大道,這里滿街都是小洋樓,近代許多達官顯貴曾居住于此,留下許多名人舊居。
五大道街區(qū)原本是天津南部的一個坑,1860年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以后,英、美、法、德、意、日等眾列強迫使清政府在天津城東劃分租界,其中五大道街區(qū)便是英美租界。
其實五大道就是指五條南北并列的馬路,分別是馬場道、重慶道、常德道、大理道和睦南道。這里有迄今國內(nèi)保存最為完整的洋樓建筑群。2011年被天津市規(guī)劃局確定為五大道歷史文化街區(qū)。
五大道最吸引人的便是這些風格各異的歐陸小洋樓,這里匯集了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西班牙等國的各式風貌建筑,目前保留有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修建的具有各國不同風格的小洋樓2000多座,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有300多棟,堪稱“萬國建筑博覽會”。
這些小洋樓都跨越了世紀春秋,每棟建筑都有自己的歷史,由于近代許多買辦和達官顯貴幽居于此,使五大道成為近代名人薈萃之地。
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這里曾居住過兩任民國總統(tǒng),徐世昌和曹錕,七任國務(wù)總理或代理總理,分別是潘復(fù)、唐紹儀、顧維鈞、張紹曾、顏惠慶、龔心湛和朱啟鈐,此外還有著名教育家嚴修、張伯苓,著名愛國將領(lǐng)高樹勛、鹿鐘麟等。這里可以說是中國近代歷史的一個縮影。
五大道上分布著清末慶親王載振的舊居、顧維鈞舊居、高樹勛舊居、李吉甫舊居、徐世昌舊居、段祺瑞舊居、張學良舊居、孫殿英舊居、曹錕舊居、溥儀舊居“靜園”、袁世凱舊居、馮國璋舊居等。
總之,這里名人舊居實在太多,不能一一列舉,如果你想了解異國風情的小洋樓和名人舊居,就不能坐車,走馬觀花是看不到什么的,你得慢慢步行,才能了解更多。
你去過天津五大道嗎?如果去過,歡迎在評論區(qū)留言分享您的所見和心得。
文中圖片來自于網(wǎng)絡(luò),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絡(luò)刪除。
來源:騰訊 木木醬說史
本文為轉(zhuǎn)載,不代表微天津立場,僅供讀者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