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Top Safety是中汽傳媒重磅打造的中國汽車極致安全技術展示舞臺,首批試驗項目包括雙側柱碰、去除門外板側碰、大貨車壓頂測試、高速翻滾測試、車對車對碰試驗。6月6日,Top Safety首戰(zhàn)打響,紅旗E-HS9正面挑戰(zhàn)雙側柱碰公開試驗。試驗現(xiàn)場精彩紛呈,為大家?guī)砹艘粓鲆曈X盛宴。
2021年6月6日,紅旗品牌旗下首款C+級豪華旗艦純電SUV—E-HS9 在中汽中心碰撞試驗室內(nèi)進行了國內(nèi)首次雙側柱碰公開試驗挑戰(zhàn)并取得圓滿成功,十余家權威媒體在現(xiàn)場見證了本次挑戰(zhàn)活動。
側柱碰是許多消費者都耳熟能詳?shù)囊环N汽車安全試驗,主要是模擬日常生活中車輛失去控制,側面撞擊到路邊的燈桿和大樹等柱狀物體時,汽車對駕乘人員及電池組安全的保護程度。該試驗對電動車尤其具有重要的意義,因為電動汽車的動力電池都布置在車身底部,碰撞點距離電池包更近,使電池承受的沖擊力和擠壓力更大,相當于直接用剛性柱子“切割”電池組,堪稱最能體現(xiàn)車輛碰撞后電安全的試驗。
本次試驗采用的雙側柱碰形式相比于普通側柱碰試驗難度增大,傳統(tǒng)的柱碰試驗中,車輛將以32km/h的速度,沿與車身方向75°夾角直線撞擊實心柱體,以此考察車輛對于駕駛員、乘員和動力電池的保護。此次的雙側柱碰試驗,在此基礎上又增加了一次車輛右后方的柱碰,考察車輛在此工況下對于后排副駕駛側乘員的保護能力。這次雙側柱碰測試模擬最極端的連環(huán)撞擊工況,不僅對紅旗E-HS9的動力電池安全性能要求更高,同時對車身結構強度也是帶來了更大的考驗。
在諸多安全技術的加持之下,本次試驗中紅旗E-HS9充分展示了自身優(yōu)秀的實力。
試驗結果顯示:
●車身結構保持完整,門檻、B柱沒有失效;碰撞過程中車門沒有與車體分離;撞擊位置車門的門鎖、鉸鏈沒有失效。
● 碰撞后,非碰撞側車門可順利打開(車門自動解鎖),而被撞側的車門關閉;撞擊側側面氣囊、氣簾均正常點爆;假人頭部接觸位置為氣簾充氣區(qū)域;座椅和安全帶均未發(fā)生失效。
● 電安全表現(xiàn)方面,觸電保護性能符合標準;電壓安全、電能安全、物理防護、絕緣電阻均符合電安全要求;電解液無泄漏;REESS無位移、無起火、無爆炸。
根據(jù)側面柱碰測試標準,紅旗E-HS9國內(nèi)首次雙側柱碰公開試驗挑戰(zhàn)圓滿成功。
本次挑戰(zhàn)中紅旗E-HS9的出色表現(xiàn),向消費者展示了幾大亮點安全技術:首當其沖的就是紅旗新一代“9H”籠式車身結構,籠式車身顧名思義,指的就是車身框架結構通過焊接成一個類似籠子的結構,有效保證乘員安全。紅旗E-HS9通過縱梁和B柱以及門框等部位進行結合,足足形成了9個H形的組合架構,能極大地提升車身安全和抗變形能力,帶來更出色的全方位保護,并且其整個車身采用鋼鋁混合材料、超高強度熱成型鋼材料等,車身材料最高強度可達2000MPa,能有效抵抗來自各個方向的劇烈沖擊。
此外就是紅旗E-HS9擁有全面覆蓋的側面電池保護,其采用國家專利授權、業(yè)內(nèi)獨創(chuàng)的全覆蓋式側面電池防護結構,對電池模組前后左右形成360°防護,也能最大限度保護電池模組安全。
一場精彩的視覺盛宴過后,除了感慨紅旗汽車出色的安全技術水平外,側柱碰這一交通事故形態(tài)也得引起我們每一個人的重視,數(shù)據(jù)顯示,在這種事故形態(tài)中乘員傷亡概率接近80%,危險度極高。
實現(xiàn)道路安全,我們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這需要車企、消費者等多方共同參與、共同努力,對于我們每一個人來說,要從自身做起,遵守交通規(guī)則,努力避免事故的發(fā)生,這不僅是對自己安全的負責,也是真正實現(xiàn)道路安全的必由之路。
本文為轉載,不代表微天津立場,僅供讀者參考。